旧版  | 手机版 | 导航 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| RSS


longquan celadon

资讯

企业

图库

视频

百科

原创 证书查询

 青瓷饰品

 论坛 博客  微信公众号:青瓷网lqqcw_com

首页

展会

文化

技术

名家

导购

下载 青瓷商城 实验室 微博 更多
公告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技术 > 制备

釉层发生起泡和针孔的原因有哪些?

时间:2014-04-17 22:57:42  来源:龙泉青瓷网(老版本)  作者:佚名
釉层发生起泡和针孔的原因有哪些?

  釉层发生起泡和针孔的毛病,有多方面原因:1是由于坯的原因。2是釉本身的原因。3是烧成的原因。现在分述于下:

  ① 坯的原因:坯料中含有白去母、黑云母、水云母等有害杂质。这些杂质在熔融时体积显著膨胀。当含1.5%杂质时,瓷件容易起泡。坯和釉中的可溶性盐,因干燥时多集中于坯体的边缘和棱角处,而在烧成过程中,这些地方将先熔融,以致助长了气体的逸散,故制品的边缘棱角处也容易产生釉泡。可塑性粘土成型时,若冲压太快,则空气被封闭在坯体里面,形成了空隙,这些气体在高温发生膨胀而生成气泡。坯泥捏练不够,其中也含有空气;成型时的石膏模太干或者加热石膏模的温度过高,坯泥含水过多等。

  ② 釉料本身的原因:釉料调和物中所含的有机物腐烂或发酵所致;贮藏釉浆时,碳酸盐分解了;施釉过急;釉层过厚;釉料粉细度过细等原因。

  ③ 烧成方面的原因;高温中粘度较大的釉容易起泡,烧成温度过低或过高,釉浆中含有可溶性盐类在烧成时会发并与釉成份化合而产生气泡。尤其是在烧成的四个阶段中操作不当,很容易产生起泡。

  1) 烘烧干燥期:窑内水蒸气太多,会使碳素沉积在坯件表面。所以,这个阶段升温要缓慢,且必须有足够的时间使水分完全排除。

  2) 气化保温期:若时间太短,通风不够强,没有将碳素、有机充分氧化,且生成的气体未能排出坯体;若氧化保温的温度过高,如高出900度,则氧化生成的CO2,CO以及硫酸盐分解产生的气体,由于坯釉部分玻化,以致表面封闭,因此排出很困难。

  3) 强还原期:火焰还原性质不够浓,没有使硫酸盐完全还原为亚硫酸盐,硫酸盐分解不完全。而当它在高温条件下再分解时,则产生的气体就排不出去了,因而产生气泡。

  4) 玻化开始时期:若此时温度骤然上升,会使瓷件玻化太快,以致封闭碳素而不易排出,促成高温起泡。在大火阶段,窑内因某种原因降低了温度而又突然升高时,往往因此形成釉泡。

  窑内生匣钵装的术太多,或者生匣钵内装有坯件,因窑内水蒸气多,碳素容易沉积,烧成的产品也很容易发生气

来顶一下
返回首页
返回首页
以上信息来源互联网或本站,转载请注明出处,如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发邮件至admin@lqqcw.com我们将核实后删除。
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推荐资讯
龙泉青瓷烧制技艺
龙泉青瓷烧制技艺
龙泉青瓷修坯工具——钨钢修坯刀(图文)
龙泉青瓷修坯工具——
相关文章
栏目更新
栏目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