碗青:清道光十年(1830)前青花瓷器使用的一种色料。产于福建金门岛。碗青一名见于志书的有二。一为《金门县志》“碗青”条载:“生金门地中,平林、后湖等乡各有之,居民穴位地采取,用以染画磁器。大如碗,小如弹,佳者百斤值银数十两,下者数两。”“五色土”条载:“画家所需碗青一种,江西景德镇及(福建)省德化诸窑所重。”“双山”条记:“下产碗青,村民凿取多成阱,经知县朱其珍及总兵林孙勒石示禁,道光十年护总兵杨继勋捐俸雇工砌平。”一为乾隆《泉州府马巷厅志》“碗青”条,也记有:“金门古湖 林掘井口取之,.江西景德镇、(福建)德化、宁德各窑所需。” 黑赭石:清前期青花瓷器使用的一种色料。产于江西地区。清初方以智《物理小识》记载:“窑器之青,乃石土所画也,庐陵、安福、新建出黑赭石,磨水以画磁坯,初画无色,入窑烧之,则成天蓝。”《陶说》与《景德镇陶录》多因此说。 韭菜边:清前期景德镇青花瓷器使用的一种色料。韭菜边一名始见于唐英《陶冶图说》“拣选青料”条“青料拣选有料户专司其事,黑绿润泽光色全者为上选,仿古、霁青、青花细器用之;虽黑绿而欠润泽,只供粗瓷;至光色全无者,一切选弃。……青中有韭菜边一种,独为清楚,入火不散,细器必用之。” 陂塘青:一称“平等青”。明中期景德镇青花瓷器使用的主要色料。产于今江西乐平。陂塘青呈色淡雅,.与明代前期苏麻离青料浓艳者迥然不同。《江西省大志》有“旧陂塘青产于本府乐平一方,嘉靖中乐平格杀遂塞”的记载,知陂唐青使用时间约在成化到嘉靖中期。
|